【京城专递】
北京16区长向市长蔡奇立下“军令状”
近日,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在中央部委和北京市领导,市“两院”、市监察委负责人等1400多名与会者的见证下,北京16区区长向北京市市长蔡奇郑重地立下了一份“军令状”,即蔡奇与区长们签订“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人口调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垃圾处理、河长制、水环境和水污染治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安全生产九类责任书。
北京电业进入无煤时代
近日,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正式停机备用,实现了北京电厂无煤化的历史,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华能北京热电厂1999年投产,位于北京东郊高碑店,装机容量84.5万千瓦、供热面积3000万平方米,曾是北京市重要的电源、热源支撑点,停机备用后,每年可削减燃煤约176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91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85吨、粉尘排放约110吨。
北京楼市调控升级
新一轮的楼市收紧调控在3月17日掀起一波浪潮。3月17日下午,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楼市调控的新政策《关于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这距离上次2016年“9.30”调控政策发布尚不足半年。中新网对前后两次政策进行梳理发现,“首套房首付不低于35%;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的规定并未有变化。二套房的政策则进行了升级。二套房认定采取了“认房又认贷”的方式,同时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同时,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住房公积金贷款)。
北大自主招生要求“创新潜质”
北京大学发布了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选拔更加严格规范,招生对象被严格定位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招生人数与去年保持基本稳定,涉及校本部15个院系的19个专业,以及医学部的8个专业,报考北大自主招生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人文社科类竞赛全国决赛或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在自主招生专业范围内有相关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并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报考医学类专业的,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须是符合相关身体条件要求的理科考生。
北京正建62万平亚洲最大“菜篮子”
在位于北京东南五环的朝阳区黑庄户乡,由北京建工集团负责、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正在施工中。据了解,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工程是一项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的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工程位于朝阳区黑庄户乡,紧邻外埠农产品进京主要通道、东五环,京哈、京津、京沪高速和规划机场第二高速,一期占地面积305亩,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是亚洲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预计明年8月底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自去年4月22日工程正式开工。
【瓯越风采】
陈海鹏主任一行走访北京大国慧谷科技有限公司
3月15日,温州驻京联络处陈海鹏主任、在京温商党工委陈南昌书记、北京温州商会副会长黄思思及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一行5人走访了商会新会员企业——北京大国慧谷科技有限公司,受到公司董事长、温州鹿城籍企业家郑文正先生的热情接待。
新奇的VR技术应用机器人、功能齐全的VR旅拍设备、琳琅满目创意新奇的智能产品,只要凑近摇一摇,就能再现全景,并能具体了解到所属景区历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在大国慧谷智慧旅游文创商品展示区域,郑总简介了公司动景VR虚拟现实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并引导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旅游、文化、展览等产业在动景技术的支持下的各种应用,从而使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手段有效结合,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与趣味。
北京大国慧谷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1日正式成立,在2016年10月获得股转公司批准并挂牌上市。公司名下已拥有多项专利、软件产品著作权、知识产权、商标注册权等,形成了大量无形资产及商誉。下一步,公司将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目光聚焦到非洲等沿线国家,全方位推广、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中非间的了解、互动与共荣。同时,也希望能靠自身的专业,为家乡温州的发展尽一份力——譬如通过全景平台,衔接上下游产业链,融合线上线下互动,推动温州会展业的发展;或是通过实拟动景展播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展示温州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和城市资源,从而向更多人宣传温州、展示温州。
听了郑总的介绍,陈海鹏主任和陈南昌书记都表示收获良多,并给予了建设性意见。陈海鹏主任表示,通过走访,触动很大。创意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的认知,实现了跨产业、跨区域,甚至是跨时空的合作,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希望郑总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能将展示家乡形象、推动家乡发展结合起来,为温州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观点】
再融资新政有助股市拨乱反正
为严格监管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当中的种种乱象,中国证监会日前出台了再融资新规,限制通过非公开发行进行二次股票发行。这是继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此前强调“门口的野蛮人变成行业强盗”、“不容许资本大鳄对散户扒皮吸血”后,监管当局做出的一个实质性动作。
与公开发行股票不同(对象是全体股民),非公开发行股票是由上市公司定向配售给特定机构或人士。参与配套融资的,往往是大股东、关联方或与实际控制人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利益相关方,他们能以低价参与配套融资。上市公司若想从股市中融资,正常途径是公开发行股票。但国内的资本市场受市场结构以及监管规则的影响,“非公开发行”远较“公开发行”规模大。据市场机构统计,2006年至今,A股IPO融资总额约2.2万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额不足1万亿元,但同期非公开发行融资额则超过5万亿元。而万得资讯(WIND)的数据显示,2016年793家上海和深圳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8万亿元人民币,同期IPO交易募资总额只有1500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超过10倍。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国内政策取向有关。很长一段时期内,监管部门严格控制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数量,对上市公司的公开发行也并不很鼓励,反而鼓励非公开发行,认为有助于把额外资金引入股市。在发行机制上,则允许非公开发行定价低于当前市场价值(折让),定价以发出公告前的某一固定价格为基准,发行数量也不设上限。
实际上,二次股票发行以及大小非减持,早已成为金融投机的催化剂,A股市场上的资本大鳄以此从股市“抽血”。上市公司以各种手段打击股价后宣布非公开发行,以此前股价为基准再打折定价,发行大量股份给大股东或关联人士。仅非公开发行这一消息本身,就能刺激股价大幅反弹,再配合其他所谓“利好消息”,股价上扬的会更多。等一年后禁售期满,便可高价减持。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16年12月2017年2月中旬,A股市场就有108家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278次减持,累计减持套现金额320亿元,其中12月累计净减持额218亿元。而2016年全年,已解禁的限售股中,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838.63亿股,其中,大非股东累计减持404.6亿股,小非股东累计减持434.03亿股,累计减持套现金额远远超过同期IPO的1600亿元融资额度。
A股很多再融资和减持,不仅让跟风的小股民成为“接盘侠”,损害了他们的权益;还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二次股票发行所募集来的很多资金,也往往并未用于公司主业,而是被用于私人股权收购,而投资标的往往是散户投资者追捧的投资“概念”,“造壳”或时髦业务,甚至将募集资金投入金融产品空转,脱离实体经济。
有专家认为,此次出台的监管新规,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股市中的再融资乱象,有助于资本市场转向价值投资,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还有助于改变国内外投资者以往对中国股市的负面看法,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当然,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股票市场的再融资规则还有进一步改善的需要和空间,尤其应提高监管审批效率,应避免真正资质好、资金使用效率高的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从长远来看,资本市场建设如何引导长期投资者投资长期价值企业、建立完备的退市制度、更好地与国际市场融合,都是未来需要思考并着力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