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专递】
国家文创实验区“高精尖”发展态势强劲
“互联网+文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兴文化企业收入占比达到52.1%;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移动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等领域企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0%以上;通过旧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三种方式,转型升级了20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近日,在京交会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成果展览展示板块区前,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文创实验区“高精尖”发展态势强劲。
保洁用上二维码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近日启动“红墙”准物业保洁模式,不仅合理优化了南北长街的垃圾桶摆放位置,而且对每个垃圾箱进行编号,安装专属二维码。管理人员通过保洁员手机App系统对二维码进行识别,会对保洁员、检查员位置进行准确检测,在数字化环卫管理平台的全区域监控下,可以及时处置作业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
2020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24%
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获悉,未来五年,市科协将通过推动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来实现新目标。即到2020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24%,达到创新型国家高端水平。领导干部、公务员将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公务员录用考试要强化科学素质内容。
北京654个服务事项在家就能办理
5月31日,据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消息,该服务大厅运行一年半以来,39个审批部门170个服务窗口集中“板块作业”,日均办结3663件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审批流程明显提速。1188个审批服务事项具备网上预约功能,654个事项具备“触网”申报审批功能,有的事项已实现“全球通办”。
“70+”老人免费办遗嘱公证
本月10日起,年满70周岁的老人、低保重残人员等可免费办公证,经济困难老年人只要合法权益受侵害,都可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北京市司法局推出16项便民利民举措,更好地服务民生需求、方便群众办事。此外,市司法局还开通了“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6月底前,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律师、找公证、找司法鉴定等。
96156未成年人救助热线开通
北京市已开通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市民如果发现困境儿童或受暴力侵害儿童,可拨打热线求助,发现一例,救助一例。摸底排查发现,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城乡留守儿童433人,困境儿童10618人。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民政局已对其中3200名儿童进行了需求评估,并将逐步完成剩余人员评估,在此基础上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瓯越在线】
《五水共治李沈斌画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展
6月3日上午,中国画院画家、国家博物馆画院画家、乐清籍青年画家李沈斌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在温州博物馆展出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饮水、抓节水等五个方面创作的系列场景画60余幅。 该画展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水利局(治水办)联合主办,乐清市委宣传部、温州博物馆承办,展期至7月3日。
李沈斌,1991年出生于乐清,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环保形象大使,享受文化部特殊津贴。中国画院画家,国家博物馆画院画家,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温州大学客座教授,师从廖静文,欧阳中石,徐庆平。
参展作品中,除大禹、韦庸等10幅治水先驱画像外,其余多为描绘温州市“治水”一线工作者劳作的辛勤画面及感人瞬间。在“五水共治”的奋战中,涌现了一批可爱的人,他们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奉献谱写了动人篇章。李沈斌称,为创作该系列画作,自3月份以来,他走访了温州市区及乐清、瑞安、文成、泰顺等地的主要河道,实地考察写生,记录和捕捉“河长”、治水工人和治水志愿者们在劳动中的苦与乐,希望通过艺术发扬蕴涵其中的精神价值,让水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民心,启发全民治水意识,共创美丽新水乡。
温州黄鱼岛大黄鱼成为首都餐饮新宠
5月28日,中国黄鱼岛大黄鱼进京品鉴会在北京大宝饭店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王氏企业联合会和大宝饭店共同举办。温州市驻京办主任陈海鹏、北京温州商会党工委书记陈南昌、浙江台州市驻京联络处刘新君秘书长、北京浙江商会常务会长杨胤及京温两地工商界人士出席本次品鉴会。
据了解,黄鱼,即黄花鱼,生于东海,鱼头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又名石首鱼。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是名贵经济鱼类。
中国王氏企业联合会执行理事长王德金,提出东海黄鱼将与餐饮市场创新同步。他谈到黄鱼岛的生态养殖大黄鱼的成功,预示大黄鱼进入大众餐饮市场不再遥远。因此与大宝团队携手合作,旨在通过东海温州黄鱼岛结合市场的烹饪方式。商会负责人表示,温州大黄鱼进京,是地方特色发展新的里程碑,也是丰富京城菜篮子的工程,进入百姓餐桌指日可待。
【观点】
未来的金融风险将主要来自金融创新
从金融系统的要求看,金融对安全环境的要求始终是闭环运行的,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将传统金融业的闭环运行,转化为了开环运行,向社会、向其他系统敞开了口子。这是一种颇具风险的跨越!
据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正在制定立法,使比特币合法化,预计下个月提交国家杜马审议。如果该法案正式通过并生效,那么比特币在俄罗斯将成为一种合法化的数字商品,因此交易过程当中将缴纳一定的税金。俄罗斯中央银行副主席OLGA SKOROBOGATOVA在5月25日的议会会议上表示:“虚拟货币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不稳定,因此需要受到管制。如果有人从事这个行业工作,那么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税金,央行有必要将比特币活动纳入监管之下。”
有专家看来,目前比特币在不同国家遭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日本内阁正式签署的《支付服务修正法案》于今年4月1日生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支付手段合法性得到承认。在美国,目前是将比特币作为大宗商品,由CFTC进行监管。在中国,我们建议央行全面封杀比特币。而俄罗斯对比特币征税的做法又为他国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何理解比特币,势必会掀起一场空前的大讨论:
01: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反映的其实是资本的需求
比特币实际是一种数字化货币,数字货币相对于传统货币体系来说,是一种创新。那么,这种创新是如何发生的?是否一定就是金融市场的需要呢?实际上,这种情况与我在《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一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世界面临严重的资本过剩,这种资本过剩导致大量资本寻求出路,过剩的资本总是要寻找可增长的空间。对传统产业是这样,对金融产业也是这样。所以,当大量资本进入到金融领域里面的时候,数字货币所产业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情况下,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所反映的问题,并不见得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更有可能是资本的需要。
02:很多金融创新,都是披着漂亮外衣的魔鬼
今后的金融风险,更多的不是来自于传统金融体系——传统金融体系已经非常成熟,除了极偶然的突发事件之外,大多数事件都是可控的。真正的不可控甚至是深不可测的风险,还是来自金融创新,尤其是与新科技引入相关的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往往都是披着漂亮外衣的魔鬼。可以被描述的天花乱坠,但造成的问题和麻烦,往往需要动用惊人的资源才能解决。原因在于,资本过剩带来的是存量资源的冲击,能够应付这种冲击的往往仅是现量资源。
03:现有互联网技术没做好准备应对开环金融风险
从金融系统的要求看,它对安全环境的要求始终是闭环运行的,以往银行系统也出现过一些风险事件,但由于银行是闭环运行,不会有大的问题,有问题在内部就解决了,不容易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现在的互联网虽然声称在技术上“非常安全”,但从金融安全的原理上看,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将传统金融业的闭环运行,转化为了开环运行,向社会、向其他系统敞开了口子。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颇具风险的跨越!一般不认为现有的技术已经做好了针对金融风险的充分准备。标榜金融风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者们和技术供应商,更多提供的是一种口头保证。
04: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大大领先于金融监管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整治的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创新借助新的技术平台迅速发展带来金融风险的证据。由于互联网金融如野草般蔓延,发展出了大量的创新业务,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事件。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大大领先于金融监管,结果导致大量的互联网金融恶性事件发生。以非法集资案件为例,在传统金融时代的非法集资业务,达到十几亿元的规模就顶天了,但在网络时代,涉资500亿、600亿的非法集资案非常容易,而且受害者高达数十万人。
05:金融创新可能成为未来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式各样的金融创新明显增多,而且创造起来更加便利。在资本过剩的背景下,金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过剩资本的一种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传统金融在金融创新面前的确显得有些“土”,但闭环金融运行的打破,也使得金融创新可能成为未来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
稿件来源:温州驻京联络处 编辑:张升萍 签发:陈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