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速递】
北京市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北京将试点工作列为改革“一号工程”,市委书记亲自担任“施工队长”,经过准备成立、转隶组建、融合磨合三个阶段,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和制定监察法积累了有益经验。
牢牢把握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2017年对53个党组织和841名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对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实施改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得更紧更实;着力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在完成六类监察对象摸排认定的基础上,推动监察权向派驻机构和基层拓展延伸,落实监审分设要求,增强监督力量等;全面聚焦形成高效顺畅体制机制任务,打通监察委员会与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司法机关衔接配合通道,形成反腐败合力;坚持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2017年全市线索处置数、立案数、处分人数、局级立案数和处分数均创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新高。
北京市出台指导意见“多方合力”整治老旧小区
近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规划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区政府统筹负责、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人民群众充分参与、主管部门监督指导”的方式,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全部向区级层面下放。各区政府负责统筹辖区范围内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以区为单位摸清底数,按照“区域总量平衡、动态零增长”的要求和“户数不增加、群众无矛盾”的原则,综合考虑改善人居环境、地区补短板等,合理拓展老旧小区整治工作试点范围。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综合治理,试点由街道办事处作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组织和实施的主体。街道办事处可以组织实施的内容包括: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适量完善停车设施、电梯设施,新建、改造的社区管理、养老、助残、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非经营性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不满足抗震加固要求、采取就地重置的方式进行整体改造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等。三,规划国土、建设、消防主管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事前事中服务指导”和“事后评估监督”,配合街道办事处做好消防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招投标、产权办理等手续,并负责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经验总结,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服务标准等。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照3月1日起推行
自3月1日起,北京市住建委正式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在施工许可业务办理完成后,不必再跑去服务窗口领取施工许可证,可自行打印、留存相关电子证照。
每份电子证照均增设二维码,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时读取系统数据进行电子证照内容验证,杜绝伪造的可能。通过推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北京市住建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缩至6个工作日,比法定的15日大幅缩减,最大限度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在实现电子证照的基础上,北京市住建委力争2018年全面实现施工许可网上审批。
【瓯越风采】
我市创作公益歌曲《为人民代言》献礼全国两会
在京温籍歌唱家潘小芬实力主唱深情演绎
“你心怀广大百姓的期盼,始终保持这清新的模样,大街小巷总留下你匆忙的脚印……”3月5日,全国“两会”开幕之际,由我市各界人士倾力合作的人大代表公益歌曲《为人民代言》在“分享音乐“平台发布,用歌声献礼“两会”。
《为人民代言》是讴歌人大代表的公益歌曲,由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洪国作词,由在京的温籍中国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潘小芬女士主力演唱、深情演绎,北京著名音乐人郑君胜与温州市著名音乐人何畏作曲,北京与温州两地众多音乐人合作录制而成。词作者张洪国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代表工委工作,对人大代表这一群体的工作深有体会,有感而发,于是创作了这一人大代表之歌,同时也献礼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
在京的温籍中国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潘小芬女士应邀回到家乡,倾情助力演唱;同时词作者张洪国,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少艺校声乐教师刘慧,鹿城区人大代表、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何畏,温州市流行乐团声乐团长陈宏雷,温州第二届流行音乐年度最佳女新人奖获得者郑小倩等六位本土歌者也积极携手参加了演唱,赶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完成了这首公益献礼歌曲的制作。
该作品由北京声线音乐、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芬享音乐联合制作,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芬享音乐出品。
【他山之石】
深圳市龙岗区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有妙招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城区发展的“关键一招”,用改革带动工作、补齐短板;2017年龙岗区推进12个重点改革项目,形成173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库,多项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省、市肯定,其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卓有成效。
该区有关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的主要做法有: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探索“服务企业大盆菜”模式,通过“企业点菜、政府做菜”,重点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拓展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整合财政资金存放资源和区属金融资源,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深化“智慧城市+政务服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时事观察】
借鉴“广州样本”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一、特色小镇建设的“广州样本”
起始于2003年的农村中心镇建设,是广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雏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广州特色小镇建设运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诸多鲜活样本。
样本一:交通通达类型
实践地:增城区石滩镇——2小时内达珠三角任一城市
作为广州五个中心镇试点之一的石滩,位于增城区南面,距增城市区15公里、广州市55公里、深圳市100公里,与东莞市一河之隔。石滩处于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等主要城市之间,是珠三角“黄金走廊”和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规划建设的石滩路网完善后,石滩乃至增城的交通将融入大交通网,2小时内增城可到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到广州新国际机场只需30分钟,到东莞只需15分钟,到深圳、惠州均只需40分钟。
样本二:文化主打类型
实践地:番禺区沙湾镇——10元钱可去四星影院看大片
在沙湾镇,举目而望,古老的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交相辉映:一边,沙湾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古建筑声名远扬;另一边,笔直的街道,现代化的文化中心,商店鳞次栉比,漫步在沙湾新区,已感觉不到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斥资近3000万元、2002年10月投入使用的沙湾文化中心,影厅硬件已达四星影院标准,大厅共有968个观众座位,设备总投入200多万元,影片全部从华南院线购买,与广州市各大影城同步放映。当地村民看一场电影,票价只要10元钱。
样本三:产业就业融合类型
实践地:从化区太平镇——“定单培训”让农民就业无忧
太平镇早在2000年就专门聘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总体规划,农民进城是太平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太平镇通过两项措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一是兴办工厂,引进了MPC国际电工和明兴电缆厂等大型工业项目,以及钱岗古村落和沙溪生态旅游区项目。二是“定单培训”,通过对原有职业技术高中、成人学校的整合,成立了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采取“定单培训”,根据厂家要求吸纳学员,每年都有几百名农民学员顺利走出校门,投入到生产岗位中。
资讯来源:温州驻京联络处
编辑:张升萍 签发:陈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