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速递】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发布“9+N”政策体系
3月18日,北京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措施,聚焦办理施工许可、企业开办登记、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重点环节,形成“9+N”政策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和社会对北京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
一是设立企业开办大厅。各区在政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窗口,一次性受理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材料,变“分头跑、挨个办”为开办企业“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大幅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手续,实现开办企业涉及事项“一窗受理、后台流转;一次申报,全程办结”。
二是推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全程无纸化办理营业执照,线上申请设立登记最快当日可办结。扩大名称自主预查范围,网上自动审核名称,最快20分钟完成名称登记。目前,北京已有超过万户企业获颁电子营业执照,工商登记所需时限从8天压缩至1-3天。
三是推出税务登记“快捷办理套餐”。向纳税人推出初次申领增值税发票快捷办理服务,进一步简化优化纳税人增值税发票申请领用流程,推行税控设备费用网上缴纳,大幅度压缩发票申领时间。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只需一次前往办税服务厅,1日内即可领取、发行税控设备,领取增值税发票。国地税实现联合办公的窗口,相关手续在1天内完成。不涉及地税部门业务范围的,企业不需到地税部门单独办理登记手续。将领取发票时间由10天压缩至1天。
四是推进企业登记“全市通办”。进一步优化工商登记流程,将“全市通办”范围扩大到全市科技类内资有限公司。申请人只要通过北京工商网上登记服务平台申报并经审核后,可以选择到全市任一区级工商登记大厅提交纸质材料并领取营业执照。为企业提供“点菜”服务,企业由原来只能向一个登记机关申报变为多个登记机关备选为企业服务。
北京市昌平区建设全媒体宣传平台
日前,北京市昌平区将昌平广电中心、昌平新闻中心及其所属单位进行合并重组,并将区网管办承担的“北京昌平”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及网络行政、网络问政职责进行划转,建设了具备全媒体宣传能力的区传媒中心,形成了集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大屏、“两微一端”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有力提升了区属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推进采编流程再造,区传媒中心还整合设立了“中央厨房”总编辑部,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宣传效果监测评估等,全面指挥调度整个传媒中心的前端采编力量,媒体采访中心负责执行指令、收集需求反馈,进行视听、图文等基础素材初加工,形成具有新闻价值的“半成品”数据库。各类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平台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再加工,最终形成具有“差异化、分众化、立体化”的新闻产品,经各宣传平台和总编辑部审核后正式刊播。
此外,昌平区通过媒体力量整合,研发打造了“北京昌平”APP,昌平区居民通过这一平台既可以了解区域大事小情,还可以直接链接相关政府服务平台办理各项事务。
【他山之石】
上海市金山区推民宿备案制
日前上海市金山区召开了首批民宿集中备案专题会,向达到民宿规范要求的6户经营户颁发了民宿备案证明。这也意味着,首批持证民宿在金山正式开张。
金山区出台了关于促进特色民宿发展的相关意见,并决定在民宿较为集中的金山嘴渔村地区开展试点。经过初审、指导和验收,6家民宿在消防、治安、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符合民宿规范要求,获得首批备案。
2018年,金山区民宿发展协调机构还将继续优化民宿备案流程,加强指导山阳、廊下、枫泾等区域的民宿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尽快开展申报备案工作,早日纳入行业常态化安全监管和服务范围,提升民宿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水平。
上海市打造国内首个区块链再保险实验平台
近日,众安科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深入落地到保险行业,与上海保监局进行了区块链再保险实验平台的尝试。实验平台的目的在于验证再保险实务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和区块链技术处理公司间再保险交易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再保交易平台,可完成磋商签约、分保、账单交换、理赔处理等交易环节,并可整合成统一的多链交易生态系统;实现提高交易效率和保护商业秘密的平衡,有利于规避交易纠纷并增加交换数据的颗粒度,提高再保账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时事观察】
整治“三点半乱象”职教、素质教育或成投资新风口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新东方俞敏洪、腾讯马化腾、格力董明珠等代表委员纷纷在各自的提案中,表达自身对教育行业现存问题的看法,为行业向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公开信息,整理2018年两会中有关教育的提案;从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内容,借此预估2018年及未来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行业宏观:从行业的角度出发,2018年两会,依旧在围绕着“加大资源投入”这一近年来被国家高度重视的核心展开。除此之外,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建设,以及由此延伸出提高优秀教师待遇的提案也在两会中出现——由此看来对教师系统的优化升级将稳步进行。
立法立规:近一年来,全国范围内多次出现校园霸凌,乃至疑似或确定儿童性侵的负面新闻。将防范儿童性侵与抵制校园霸凌作为立法立规的热点,是代表委员“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的典型范例。重视家庭教育,更将成为防范儿童性侵与抵制校园霸凌的先决条件之一。
学前教育:重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市场、加大对幼师的培养、大力建设公办园……代表委员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日益提高。由此看来2018年学前教育市场,政府将重点关注民办普惠园的建设,相关资源或将倾斜。另外,作为学前教育有益补充的0—3岁托育机构,将成为行业的下一个“蓝海”。
高等教育:代表委员们针对高等教育的提案,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则对老校搬迁、大学生实习、校园贷等行业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至于加强对运动员的高校再教育,则力图解决中国运动员退役后安置困难的焦点问题。
农村教育(教育扶贫):农村教育/教育扶贫是历届两会的重点话题之一。除了进一步聚焦宏观战略的调整,俞敏洪对农村教育政策问题的细化,杨国强对职业教育改善农村文化水平的重视都有亮眼之处,2018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将成必要之举。另外,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以达成教育普惠的目的,或将成为下一步在线教育公司的关注点之一。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是2018年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其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美学教育、全民阅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都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大项,2018年将被整个行业重点关注。体育教育类公司,有较高可能获得政府的资源倾斜与支持。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门类,在2018年两会上被寄予了更多希望。职业教育允许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或将为企业与学校间搭建提高人才流动性的桥梁。而民主党派提出的学徒制、设立大师工作室,将与“匠人精神”相结合,为“中国制造”贡献职业教育的一份力量。
教培行业:教培行业的“三点半”乱象,在此次两会中被多次提及。多位代表委员均对整改教培行业问题给出相关提案,尤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与格力董明珠的提案最为典型。目前教培行业的乱象需整治,但若无法解决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根本诉求,还是“治标不治本”。中国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优化,才是解决“三点半乱象”的根本措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8年对教培行业的整治,将成为各地政府及教育局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教育新趋势: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在面对新技术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因此代表委员们或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或提出对网游进行评级,控制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间。但无论是哪一种,国家都在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引发的产业变革。
来源:温州驻京联络处
签发:陈海鹏 编辑:张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