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21.15)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21.15)
2022-04-20

【部委政策】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五个方面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五个方面推动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是严格执行禁止新增产能的规定。二是推动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三是促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四是鼓励钢铁行业优化布局。五是提升钢铁行业发展质量水平。

 

工信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已建了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支持济南—青岛、北京、成都等8个地方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同时为了更好地培育领军企业,探索“揭榜”机制,围绕人工智能重点创新任务组织揭榜工作,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技术支撑。不过刘多也指出,在前期组织“揭榜”过程中,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承担智能芯片、操作系统等“揭榜”任务的单位还较少,产出高质量成果的数量还有限;产业生态薄弱、产业链供应链不稳的问题仍然严峻;融合应用落地难的问题也依然突出。

【京城速递】

北京启动农业职称评审将推动有专长贡献农民参加

2021年度北京市农业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报名工作将于7月进行,推动有专业特长、有专业贡献的农民参加农业系列职称评审,为北京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系列职称评审专业设置有农学、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推广、农业资源环境、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村合作组织管理等,职称等级设置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名称依次为农业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

北京启动“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

2021年,北京启动“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聚焦数字经济、医药健康等领域,帮助在岗工程技术人员提升职业技能。2021年整个“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的培训内容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医药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旨在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基础理论,提升前沿技术水平、综合能力,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北京启动大学生乡村振兴协理员招聘

北京市将启动2021年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

一、在岗位职责方面,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岗期间,到村工作,协助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工资和待遇保障方面,工作生活补贴基本达到本乡镇机关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同时,按国家及北京市政策,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手续,按规定发放一次性安家费补贴,组织参加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为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基层,乡村振兴协理员任满1个合同期、在村表现优秀的,可根据双方意愿,按规定程序续聘。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可将合同期延长至村“两委”任期届满。同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大力支持人才多渠道差异化流动发展,按规定做好从合同期满考核合格人员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专项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等工作,鼓励各类型企业吸纳人才,支持创新创业,并落实考研加分政策。

【他山之石

天津市“法律明白人”打造法治乡村建设新引擎

近日,天津市司法局联合市普法办组织开展全市“法律明白人”网上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助推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一是着力找准“支撑点”,拓展培训对象覆盖面。依托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开发“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功能,由各区按照考试系统程序报名,全市共计2万余人参加学习培训,实现了培训对象广域覆盖。二是着力找准“突破点”,提升培训内容丰厚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院校,聘请专业师资团队制作微视频讲座;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以小案例为切口,专门定制案例解析微视频讲座,此次学习共从中遴选168部视频讲座,内容涉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刑法、农村经营法律知识等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方位快速提升“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储备。三是着力找准“结合点”,推动培训机制共建共享。探索“法律明白人”培训资源共享机制,邀请西藏昌都市、青海黄南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双河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明白人”共计400余人参加网上学习培训,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在对口支援地区的流通与共享,助力提升对口支援地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时事观察

废旧家具回收难题亟待破解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换家具的频次也在增加,但更换家具的同时,老旧家具如何处理却成为一个难题。废品回收人员不愿意收,居民又不知如何处理。花钱处理废旧家具,不少市民难以接受;可不花钱想处理废旧家具,现在却是越来越难。一些小区里的垃圾清运人员只能回收生活垃圾,大件垃圾通常需要由业主自行清运处理,目前许多小区设置了专门投放废旧家具的大件垃圾暂存点,但也并非免费投放,且一些体积过大的家具也不能回收。眼下正值夏季,在不少地区也是装修旺季,对于不少业主、租客及商户而言,如何处理废旧家具尤其是体积庞大的废旧家具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近年来,家中闲置的废旧家具如何处理,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棘手问题。在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上海的一些街道,设有专门回收大件家具的垃圾中转站,很多小区里也开设了针对废旧家具的小型回收点。但不少居民反映,这几年几乎没有人收购旧家具了,只能花钱请人上门来收。多数居民还是选择自己扔到小区的大件家具回收点,由物业找人收走。

废旧家具回收难题亟待破解。废旧家具成了“烫手的山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开始寻找付费代扔服务。据报道,早在2018年,北京海淀区就实现了大件垃圾投、收、运、处四个环节的全流程运转。目前,海淀全区像这样的大件垃圾回收中转站已经建设了29个,实现了29个街道的100%全覆盖。居民既可以通过相关小程序选择付费上门回收服务,也可以自行将不要的废弃家具免费投放到街道对应的中转站。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居民百姓除预约上门处理大件垃圾都是免费的,全部由政府来进行兜底处置,企业先行垫付资金,政府再进行相关的补贴。在海淀韩家川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一处厂房里,人们看到,几位工作人员将废弃的沙发、床垫等家具抬到机器上进行切割破碎处理。破碎后产生的碎木块、碎织物、碎海绵,通常会销给外地厂商,进行火力发电等能源化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许多家具还需要进行人工拆解。2020年,该处理中心共产生废钢约500吨,废木材约2000吨,废海绵约70吨。此不失为破解废旧家具回收难题的一着“妙棋”,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废旧家具回收难题,一定意义上也是民生问题。目前,全国许多省市的政府主管部门都在摸索建设大件垃圾的回收处理体系。其实,废旧家具处理,关键在于强化政府部门的牵头、引导和扶持作用,调动回收体系中各环节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要让他们既有意愿也有渠道,更能方便地交出废旧家具;而对于处理废旧家具的企业,则要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唯有政府主导、多方联动,打通循环利用的瓶颈,才能有效破解废旧家具的回收和处置难题。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