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21.26)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21.26)
2022-04-20

【部委政策】

国家发改委:新型消费领域迎来加快发展窗口期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在国家发改委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新型消费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区域行业市场联通互促、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联接互动、不同业态融合渗透、上下游全链条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加快发展和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期。下一步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指导地方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将新型消费更好融入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体育消费试点、信息消费示范、供应链示范创建等重大平台和重点领域。

京城速递

北京将超前布局6G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将超前布局6G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算法创新、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在政策创新方面,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实施《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为自动驾驶、数据保护与利用提供详细指引。

在机制探索方面,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以管理政策创新为核心,适度超前构建了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的政策体系;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组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为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交易范式的数据交易所,将围绕数据交易过程中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流通及数据安全等方面难题,打造全国数据交易探索的新样板。

 

北京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

2021年北京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方便企业尽快向银行申请放款。企业可在该中心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办理专利和商标质押登记业务,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并出具《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方便企业尽快向银行申请放款。

在深化知识产权保险试点方面,积极探索通过保险方式分散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和价值转换过程中的风险,为北京市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知识产权风险保障,试点两年来,已有332家企业的3366件专利成功投保。

 

北京将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

北京市已获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将对在京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实行“报备即批准”,预计实施后将有上千家企业受惠。

 

北京将提供“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城市空间

今明两年北京多个公园将陆续建成,2022年年底前北京市预计将再建成25处公园,将进一步为百万市民提供“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空间。

利用疏解腾退空间,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推动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向“绿色”转变,助力城市更新。通过这些公园绿地的建设,北京市“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公园数量已达102个,实现“一环百园”规划目标。

古城遗址规划建设成为遗址公园,于2019年3月进场施工。公园在对汉代古城遗址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模拟考古体验坑、城墙遗址步行道等文化元素,增强市民游园过程中的文化互动,让市民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体验历史沉淀,体验考古过程。这些互动区域都比照着当时考古现场照片进行原封不动的“复原”,希望带给大家一种亲临考古现场的情境感,尤其是夜晚打上光更有“感觉”,“像亲子体验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挖到一些‘古物’,以探寻体验考古的乐趣。”

 

北京启动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季

9月16日,北京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季正式启动。围绕“就业创业服务季”活动主题,北京市教委计划组织北京地区各高校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举办380余场专场招聘会,持续不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选择机会。

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一方面深挖岗位潜力,持续扩大岗位供给。380余场专场招聘会将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举办,既有市属重点企业专场,也有京津冀专场等。另一方面,市教委还将指导各高校组织3400余场各类宣讲会,以及1800余场讲座、培训、辅导等就业创业指导与咨询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培养科学就业意识。同时,线下招聘会现场还将提供就业指导咨询、个性化推荐等一系列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精准发力,找到满意工作。

二、依托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还将充分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目前,“互联网+”、2021年北京地区优秀创业团队评选获奖团队的入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70余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即将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这些团队将获得一定期限的免费场地支持和全方位创业孵化服务支持。高校推荐创业团队入驻申报工作也即将启动。

 

北京地铁调整儿童乘车规则

9月19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规则(2021年修订版)》正式实施,其中对于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乘车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取消了“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的规定,这意味着“二孩”、“三孩”家长今后乘坐地铁时,所有符合身高规定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票优惠。原规则中“成人带领一名身高不满1.3米儿童乘车时,儿童免票,按照‘儿童在前,成人在后’刷卡通过闸机。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调整为:“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儿童乘车须有成人监护陪同,成人付费乘车。成人带领一名身高1.3米及以下儿童乘车时,按照‘儿童在前,成人在后’刷卡通过闸机;成人带领一名以上身高1.3米及以下儿童乘车时,请联系车站工作人员”。

他山之石

部分城市急发“限跌令”楼市开启“双向调控”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7月全国房地产调控多达352次,8月北京、成都、上海、沈阳等21城又先后发布30余次房产调控政策。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此次发布的8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延续回落态势,是各地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结果。

从近两个月公布的数据来看,房价“一直涨”的神话正在被打破,而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发出“限跌令”,开启“逆向”调控之路。8月21日,湖南岳阳市发文规定商品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格既不能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成为第一个发“限跌令”的城市。8月31日,江苏县级市江阴也针对楼市发文,严禁低价(如低于成本价、变相降价等)倾销、打价格战,坚决杜绝恶性竞争、降标降质、逾期交付等违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昆明、惠州、唐山等城市也先后出台类似政策。

一直以来,“房住不炒”已深入人心,各地一系列调控政策都是剑指房价快速上涨,而“限跌令”的出台似乎有背大趋势。实则不然!近来,受强调控影响,部门非热点三四线城市成交持续低迷,而房企在“三道红线”等政策的约束下,资金压力逐渐显现,因而采取“以价换量”的对策。业内专家认为,此类限跌令,正是对应房企经营压力增大、市场去库存环境恶化等情况。通过恶意降价进行违规竞争,显然不可行,所以此类严控恶意降价,本身不代表政府不允许房价下跌,而代表不允许借降价来干扰市场秩序。

回归“房住不炒”政策本身,房地产调控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房价下跌,更不是要让房价上涨,而是要在调控的合理尺度内,确保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防止楼市出现大起大落。如果房价过快上涨,将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而房价大幅下跌,更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因而“限跌令”是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景下的另类调控政策,其目的同样是防止房价出现大涨大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相信“房住不炒”下,无论你所在的城市是涨是跌,都会有政策在背后强力维稳,让房地产市场不再“带病前行”。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