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第二大江,位于浙江南部,历史上曾名永宁江、永嘉江、温江、慎江。发源于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自西向东流,流经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8个县(市、区),出温州湾入东海,干流全长388公里。瓯江口是我国列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钱塘江口之后的一大主要河口。航运业发达。
瓯江上游是重要的水电开发地区,有著名的紧水滩电站。瓯江下游是东瓯古文化中心区域,是浙江省主要工农业经济区。流域内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旅游景点遍布,缙云仙都、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飞云湖闻名全国,被誉为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为三段,分别是龙泉溪、大溪、瓯江。
岛屿江洲:
七都岛,位于永嘉县境东南,瓯江下游,呈椭圆形。全岛地势平坦,海岛植物区系丰富。岛上河渠密布,主干河渠21条。七都岛受瓯江径流、潮水双重作用,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农历八月十五日左右潮位最高,极限纪录6.33米。岛上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景色秀丽,是旅游度假理想场所。
灵昆岛,属龙湾区,位于瓯江入海口处,是瓯江四大岛屿中的最大岛,面积19.5平方公里,东临东海、南涉永强,西临七都岛、北依乐清黄华七里港。灵昆岛为瓯江口冲海淤积孤屿,地貌单元属冲面积平原;四面环水,平面呈水珠形,环岛沿江岸线长20公里。陆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地势低洼平坦。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江心屿风景图 (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西洲岛,地处鹿城区临江镇,是瓯江第三大岛屿。俯视该岛,状如鲤鱼,又称鲤鱼岛。面积1.9平方公里,也是全省旅游度假区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岛上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田园、滩涂、村居相得益彰。岛上因淡水丰富上乘,富含多种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故又称"长寿岛"。由于该岛从未在山洪暴发或台风潮汐时被淹没,故人们又称之为"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