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曼青(1902-1975),男。汉族。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
幼颖悟,从母张氏习诗书,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4岁后画艺大进。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又任上海美专国画科主任。1931年,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1932年,辞去一切教职,专从阳湖国学大师钱名山攻经学,三年足不出庐。25岁从安徽名中医宋幼庵学医。精于病理,尤于妇科、骨科别有心得,曾任全国中医公会理事长。1946年任制宪国大代表,次年当选中医公会国大代表。
1949年去台湾,与于右任、陈含光等结诗社,又与马寿华、陶芸楼、陈方、张谷年、刘延涛、高逸鸿等成立七友书画会,并参与发起建立中华民国画学会,当选为理事兼国画委员会主委,又任中国文化学院华冈教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纽约分会艺术组负责人。
25年中,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其间在巴黎国家画廊与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为西方画家所赞赏,被誉为东方水墨画之大师。在台湾,创立时中拳社,传授拳术。1965年赴美国,客居纽约,创办太极拳学社,广授生徒,直接间接从学研习者不下数万人。由于擅诗、书、画、拳、医五长,故被赞为"一代奇才",亦素有"五绝老人""永嘉五绝"美称。
遗著有《唐诗针度》、《玉井草堂诗集》、《曼青词选》、《郑曼青书画集》、《曼青写意》、《曼髯三论》、《女科新法》、《谈癌八要》、《骨科精微》、《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老子易知解》、《学庸新解》、《人文浅说》、《论语释旨》和《易全》等,以《易全》所耗心血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