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22年第29期)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22年第29期)
2022-09-23

【京城速递】

经开区将打造涵盖四级研发中心梯队

近日,北京经开区将打造涵盖“国际队”“国家队”“北京队”“亦庄队”的四级研发中心梯队,力争至2024年底,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达到430家、离岸创新中心达到20家,实现研发中心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全覆盖。

抢占风口提前布局新兴赛道。打造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吸引着百度、小马智行、新石器、轻舟智航等一批自动驾驶技术企业纷纷落子。聚焦新兴领域,经开区探索推进“数字经济亦庄创新实验室”建设,推动“中关村合创数智产业园”等数字经济载体建设,推进10家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强高代际技术储备,探索科技创新发展“风口”;提前布局新兴赛道,推动星箭网络全产业链发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已落地有9家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所有持续投入整箭研发的民营火箭企业7成以上。

首创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经开区正对接“三城”高校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搭建全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经开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工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筑好科技创新资源池。

研发中心将成企业“标配”。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经开区将布局四级研发中心梯队:支持北生研、百普赛斯、京东方等一批重点企业强化研发布局和技术研发实力,形成科技创新“国际队”;针对关键技术攻关、破解技术难题,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科技创新“国家队”;支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企业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科技创新“北京队”;支持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高新视听等重点领域企业多点布局研发,创新技术突围,形成科技创新“亦庄队”。

北京市保险业助高精尖产业“三量提升”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会同北京市科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北京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助力高精尖产业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辖内各保险机构应充分聚焦保险服务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从提升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供研发创新全周期保险保障、支持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加大医疗健康产业保险保障力度、加大战略性产业保险支持力度、助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六方面发力,落实先行先试改革部署,通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建立覆盖企业技术创新、装备购置、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产能提升和信用融资等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机制。

北京银保监局将为科技保险领域的产品备案、市场准入等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办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保险业务、科创基金等给予补贴支持。

朝阳区创建公园开放新模式

朝阳区创建公园开放新模式,打造“公园里的城区”。全面推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庆丰公园进行开放管理试点工作,预计9月中下旬对试点公园完成改造,实现开放。朝阳区2022年度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总任务为8000亩,截至8月底,已进场栽植总面积约4370亩。

2022年,朝阳区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计划实施4个点位,包括弘善休闲公园一期、修得颐养园、润青湖公园、青年汇绿地,总面积约6.9公顷。同时,朝阳区打破传统公园管理模式,创建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园开放式管理模式;提升城市景观,打造蓝绿交织的滨水绿道、公园景观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廊道。

昌平区打造“元宇宙+社区”的各类应用场景

近日,社区元宇宙产业服务基地落户昌平回天地区,将围绕元宇宙+服务产业,打造“元宇宙+社区”的各类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技术与社区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将以回天地区的正德大厦为依托,建设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成为面向社区元宇宙的专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设立社区元宇宙科技展示和体验基地等,为回天地区居民提供丰富的社区文化、生活、教育、健康、养老、消费等各类服务。将有效带动产业落地,激发科技创新。

接下来,“回天”社区元宇宙将建设成为全国的标杆和示范,为社区数字化改造提升,社区微创业和社区就业探索新路径。

【时事观察】

“银发族”就业潜力与困境并存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一般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或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由于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这就让不少职场“银发族”被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之外,不仅难以与工作单位确定劳动关系,还常常在休息休假、加班费获取以及工伤待遇等诸多方面遇阻。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有就业意愿和需求的这一群体能就业、就好业?

一、“女50岁、男60岁以上。每周上班4到5天,每天工作4到8小时,每月工资1800元~3500元……”近日,中国老年人才网上一条麦当劳面向退休人员的招聘启事引发热议。在麦当劳招聘官网搜索发现,福建、广东、辽宁、天津等地均有针对退休人员的招聘,岗位主要为门店服务类。随着更多的“银发”老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对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老年人就业面临哪些实际问题?老年人就业配套保障应该如何完善?超龄求职大多只能获得临时性岗位。“我们这边为55岁以上的劳动者提供的岗位主要是物业秩序维护、保洁、医院陪护。”苏州金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苏芳透露。近年来,也有一些精力体力尚可的退休人员希望能有再就业的机会,并且最好是从事和之前工作相关的岗位。有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人员表示,虽然这些劳动者在能力上符合要求,但用人单位往往会担心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较高的工作强度,所以轻易不敢将工作机会给超龄劳动者。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表示,目前面向超龄劳动者的招聘,还是以服务保障等临时性岗位为主。除了缺少机会,一些老年人也表示,在求职时还面临应聘渠道不畅、年龄受限、学历门槛较高等难题。也有用人单位表示,他们不会聘用超过65岁的求职者,“年纪过高,就买不了商业保险,风险太大”。

二、超龄用工中的劳动关系之争。“超龄劳动者用工机制灵活,用人单位不用承担社保成本,对于企业有直接的成本优化。”有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认为,这也是很多企业选择招聘超龄劳动者的原因之一。有超龄劳动者表示,在应聘时,用人单位会要求其出示退休证或社保证明。还有一些临时性岗位也存在口头约定工作内容和薪资水平的情况。正是因为这种较为松散的用工机制,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和超龄劳动者常常会在劳动关系认定时存在较大争议。赵林(化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然在江苏扬州一家企业从事电焊工作,并继续领取工资。2017年2月4日,单位向赵林发出通知书,告知其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自行终止。但赵林却认为企业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对此,法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企业以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为由通知其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并不违反法律规定。而在2022年审结的一起劳动纠纷案件中,劳动关系认定的结果却并不相同。57岁的徐某在陕西一家公司从事保安工作。2020年6月徐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其所在公司未按规定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徐某也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并继续在该公司工作。后来徐某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徐某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对此,法院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达到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含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终止的确定标准问题的答复》,对于达到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含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合同关系的终止,应当以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为标准。法院表示,徐某并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且其一直继续在原岗位工作。故认定,不得因劳动者已享受城乡养老保险而认定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有学者认为,超龄就业群体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仍存争议,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司法态度多元化,致使超龄就业者难以享受基本的劳动权益,超龄就业纠纷不断。

三、“银发族”就业期待完善法律保障。57岁的许某退休后又应聘到另一家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她看来,工作经验丰富、上手快是她能够成功应聘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值增加、技能正向提升的岗位应用退休返聘人员较为普遍,如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企业如果遇到专业人力短缺、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聘用能够拿来即用的超龄劳动者能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从企业劳动保障的实践看,一方面,企业会购买商业保险如意外类险种,保障人员的意外伤害赔付。还有一些企业会缴纳雇主责任险。有专业人士认为,随着更多的“银发”老人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将超龄劳动者扩大到劳动立法的适用范围内。目前,一些地方开始逐步探索相应措施。例如,2018年施行的《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就明确要为超龄就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浙江衢州自2019年5月1日起,将全市男性65周岁及以下、女性60周岁及以下退休返聘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超龄劳动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应当和雇佣人员签订劳务合同,依法取得劳务报酬,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伤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有律师认为,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超龄劳动者的就业保障难题,期待后期通过健全完善法律设计,进一步化解劳动者和相关用人单位的职场烦忧。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