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政策】
到2020年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根据建设指南,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标准,涵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机界面等通用技术以及信息感知与交互、决策预警、辅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两部委发布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
日前从工信部网站获悉,为引导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对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制定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上述目录包括氧化石墨烯复合炭膜、满足国六标准稀土汽车催化材料、废液晶屏分离技术装备、废旧锂离子电池(含镍钴锰)资源循环利用成套装备等。
【京城速递】
北京市将培育10家营收百亿环保企业
北京市近日发布《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培育10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培育100家左右营业收入超过十亿、在国内细分市场领先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北京市将再建200个“社区之家”
2018年,北京市将再建起200个“社区之家”,已列入市政府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北京市“社区之家”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鼓励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部队等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将单位内部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各示范点目前累计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主要有5大类,包括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图书室等教育文化设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单位停车场等场地资源以及卫生设施,共计671处,年度累计提供服务1456万人次,有力地盘活了社会资源,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和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
【他山之石】
天津市大力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
2017年以来,天津市金融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扎实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与此同时,对于成熟企业,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服务机构通过宣传培训、专项协调函、绿色通道证等方式在企业间营造“我要上市”、争相上市的氛围。前11个月,新增利安隆、新经典文化、绿茵景观、恒银金融4家上市公司,全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47家。
2017年天津市金融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交出如下成绩单:“金改30条”政策80%已落地,其中7项在全国推广实施,累计已发布金融创新案例51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成果。截至10月末,区内主体累计新开立本外币账户4.4万个;办理跨境收支1189.6亿美元,占全市的24.3%;结售汇466.3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2564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40.8%。融资租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截至11月末,全市融资租赁公司1449家,租赁公司境内外总资产超过1.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飞机、国际航运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分别占全国的90%、80%和100%,多项创新业务继续引领全国。
从全市来看,截至9月末,天津市金融业总资产5.31万亿元,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5%。
【时事观察】
二三线城市渐受“海归”创业青睐
近年来,海归创业的地点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形成了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2017年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成都、武汉分别吸引了6.6%和4.4%的海归,已有赶超一线城市的势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一线城市因其具有经济、资源、产业基础以及区位优势,仍是多数海归创业的首选地点。
分析海归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创业的原因,可以看出:当前,一线城市面临“城市病”的压力,需要疏解一些功能;另一方面,一些二三线城市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人口条件、公共服务,处于迅速崛起与转型之中。对海归来说,选择一线城市会面临人才扎堆、竞争激烈的局面,而二三线城市具有落户难度低、综合成本低、政策扶持力度大、竞争较小等优势,更适合某些创业项目的发展。
海归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创业,除了希望赶上城市发展的红利,还因为各地政府为海归人才提供的良好创业环境和优厚待遇。人才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二三线城市显然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引才上持续发力、新招频出。如郑州市近日发布“智汇郑州”引才政策,针对企业在孵化基地中产生的水电、房租等费用,可给予50%的补贴。银川市先后实施了“海外华侨华人专家引进计划”“海外引才百人计划”“创新团队引进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吸引海归专家前去工作。二三线城市政府在切实为海归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配套服务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也精准地对接海归的个人需求,力争在住房补贴、子女落户等方面免除海归后顾之忧。
近年来,二三线城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才项目对接会等稳步发展,为海归创业项目的孵化、落地、对接提供了保障。到2017年,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对于海归智力成果的落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留创园除了为海归创业提供资金、场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还针对海归创业初期不了解相关政策、人员缺乏等给予帮助。各地专门为海归举办的对接会也越来越多,其内容愈发细化、形式愈发多样。现在的对接会具有成果转化和智力服务的双重功能,同时为城市发展助力。
经济发展、产业升级都需要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在此背景下,二三线城市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渴求人才。可以预见,未来海归在一线城市扎堆的现象将不断得到缓解,更多海归将根据创业项目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创业地点。
一、更多领域吸引海归施展才华
回顾2017年,海归创业领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海归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趋势,结合自身兴趣、优势、实力,在农业、文创、大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开拓发展。他们凭借海外学成的先进技术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在这些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海归比较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互联网行业、服务业、文体教育是海归从事领域的前三名。而在2015年,金融业是海归的首选,占据14.3%。可以看出,中国第三产业在近年发展迅速,海归也因时而动,更倾向到创新领域发展。
2017年,海归创业更趋于理性,他们脚踏实地,不以业小而不为。许多海归表示,在择业时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不会纠结于从事的行业是否“高端”。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创新,海归因其所具有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背景而更具有创新能力。期待更多海归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
二、海归组织为海归搭台引路
2017年,海归组织稳步发展。海归组织不仅是政府服务体系的补充,更是服务海归的中坚力量。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与需求的多样化,海归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海归组织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海归组织的发展更具规范性,开展工作也有了多方的配合和保障。海归组织在服务海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近年来海归组织活跃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海归回国就业的劣势集中于“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与企业需求”“不熟悉国内市场”等方面,而“就业信息咨询”“海归政策解读”是海归最渴望获得的服务。海归组织可以帮助海归更好地融入国内环境,搭建新的社交网,也提供就业咨询、创业指导、政策解读等具体服务。在首届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上,欧美同学会以其自身影响力,带动了上百个团队参与竞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到大赛现场考察项目,促进了海外人才成果的落地。
稿件来源:北池子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