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18.02)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18.02)
2018-01-16

【京城速递】

北京市商业流通项目最高扶持500万

北京市日前印发《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资金是由中央和地方安排的用于支持北京市商业流通领域发展的财政性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创新现代流通方式,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城乡市场发展等。

根据办法,对于企业发展类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50%,支持金额不超过500万元。贷款贴息项目根据银行实际放贷额度及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贴息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市政府及中央部门确定的重点项目、公共服务类项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北京签发全国首张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

2018年1月1日起,北京等9个省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日前北京市外国专家局签发了全国首张《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由微软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SajualumootilGeorge获得。

《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印发,授权省级外国人工作管理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外国高端人才办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申请人可凭《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向驻外使领馆申请有效期5至10年、多次入境、每次停留180天的人才签证,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将获得有效期相同、多次入境的相应种类签证。

朝阳区织密社区“蔬菜地图”

在朝阳区商务委,一张“蔬菜地图”正在绘制,地图上密密麻麻分布着1282个菜站。2018年,朝阳区将再建至少60个菜站,其中包括5家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便民商业服务综合体。网点将主要布局在疏解补缺区域和蔬菜零售点分布相对薄弱的社区。到2019年,保证每千人拥有50平方米以上售菜区,且每个社区不少于两个菜站。为了把便利留在居民身边,全区76家规范的社区菜市场不会清退,而是在消防安全、环境秩序等方面进行升级,并进一步增加市场中的生鲜品类。

包括菜站在内,2018年,朝阳区总共将新建不少于150家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让蔬菜零售、社区服务、连锁便利、早餐工程、家政服务等8项基本便民服务覆盖所有社区,并促进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同时,朝阳区还建立了生活性服务业品牌化连锁企业资源库,目前,共引导京客隆、国安社区、新发地、北菜集团、盒马鲜生等便利店企业、生鲜类企业发展社区网点500余家。与此同时,朝阳区还创新发展“互联网+生鲜、餐饮、洗染、家政”等新型业态业种,引导电商企业实现物流配送、生鲜水果、洗染等便民服务线上线下整合。

【他山之石】

河源市出台24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日,《河源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共包含24条政策措施,涉及减税、用地、用工、用电用气、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培育新兴支柱产业8个方面。

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方面,《措施》提出,将进一步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降低车辆车船税税额标准、调整契税缴纳期限和落实降低购销合同印花税核定标准。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每平方米由2元—12元调至1元—8元;车辆车船税适用税额降低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税率总体降幅25%,与企业有关的货车、挂车、作业车、机械车等税额标准按下降降幅达83.3%执行。

根据《措施》,河源还将通过执行工业用地优惠地价、采用多途径供应工业用地、鼓励存量用地内部再挖潜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还将降低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2018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从2489元/月,下调到2130元/月,单位缴费率执行14%;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从3430元/月,下调到2356元/月,内资企业单位缴费率执行5.5%,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也将下调。

为培育河源新兴支柱产业,《措施》规定,将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市政府将设立河源市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10亿元,用于扶持重大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建设。同时,还将实施技术改造设备补贴,2018—2020年连续3年,全市通过各级财政预算累计安排资金不少于10亿元,以事后奖补的方式扶持全市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天津市开发区加速聚集科技企业

从天津开发区获悉,2017年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聚集,新注册科技类企业747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787家,累计达6976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5家,累计达441家;规模过亿元科技企业新增58家,累计达545家。其中,规模过亿元科技企业新增数及累计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发区启动建设“智能产业区”,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天津中科智能产业识别技术研究院利用虹膜和人脸双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远距离虹膜人脸一体化识别系统,在百万人中拥有极高的识别通过率,在门禁系统、社区安全、安防、海关、机场、银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院还积极建设国际一流的智能识别数据库,为天津市智能识别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实现了虹膜、人脸、指纹、步态等多模态共享、跨设备的数据采集、分析,确保智能识别系统正常运转。

【时事观察】

报告:70%的APP营销人员面临广告作弊问题

日前,全球独立移动广告网络InMobi发布了《2018全球移动端APP效果营销白皮书》,该报告通过对全球大量APP市场营销人员的样本调查,从用户获取、再营销以及反作弊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及未来APP市场营销人员所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该报告表明,经过多年的探索,移动端APP效果营销已经从单单关注应用商店的优化,发展到了跨越用户获取、留存和转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技术,大大提升了效果营销的效率。

目前,用户获取依然是大部分(70%)市场营销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便是用户的互动与留存(55%)。另外,50%的APP市场营销人员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有品牌知名度的问题。要想在充斥着成百上千万款APP的移动APP市场里被用户发现,绝非易事,在这个饱和的环境里,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做到更多才能脱颖而出。除此之外,他们面临的挑战还有APP安装不能带来高生命价值周期的用户、不断上升的用户获取成本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APP市场营销人员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其中再营销逐渐成为了他们的重要选择。面对着越来越高昂的新客获取成本,与老用户的重新互动就变得更加重要。InMobi白皮书显示,目前已有32%的市场营销人员正在使用再营销,而另外有39%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1年内使用再营销,可以说再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人们对于通过移动再定向所带来的全新转化也越来越重视。

不过,APP再营销仍然被认为是昂贵且充满挑战的。高额的花费、监测归因问题和整体的复杂性等,都成为市场营销人员进行更多投入的阻碍。从白皮书可以看到,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再营销太昂贵,因此,相应的在再营销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微薄,有46%的受访者表示其当前再营销花费占整体市场营销预算的百分比在0—5%。但这一状况或许在接下来几个月会得到改善,从已采取再营销策略的市场营销人员反馈来看,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其再营销策略是成功的,这对于未来预算的增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作为移动APP市场营销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广告作弊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InMobi白皮书看到,70%的APP市场营销人员表示其面临着严峻的广告作弊问题,而要将广告作弊的影响降到最低,则需要多方协作。一方面市场营销人员自身要更深入地了解广告作弊,另一方面广告网络必须与第三方监测机构一起,投入更多精力去发现和预防移动广告作弊。从目前来看,APP市场营销人员遇到的广告作弊形式主要有无效的机器人和脚本流量、点击填塞和未经授权的二道转手等。


稿件来源:北池子茶室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