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18.03)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18.03)
2018-01-16

【京城速递】

北京市中关村东城园打造影视科技创新中心

以文创为特色的中关村东城园,2018年将再添新项目——航星园影视科技创新中心。中心将以制片为核心,集聚影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影视应用科技的突破,实现全产业链的沟通。

园区将依托联合业主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和影视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航星园影视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涵盖剧本创作、摄制发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的影视科技产业链。同时,中心还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运营优势,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技术,形成票务、卖品、衍生品在线交易平台、大数据平台、媒体信息平台和电影宣发等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北京市首个掌上智慧法院上线

1月10日,四中院“掌上智慧法院”平台上线运行,这是北京市首个“掌上智慧法院”。“掌上智慧法院”可以实现远程询问、远程开庭等功能。掌上智慧法院平台包括“微诉平台”和“掌上四中”两大板块。“微诉平台”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提供类案智推、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微信庭审、卷宗借阅等多项服务。“类案智推是一大特色,该功能支持当事人在诉前通过输入关键词或口语化案情描述查询类案,预判案件结果,并推送匹配的法律知识。

“掌上四中”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法院信息指南、特色诉讼服务、司法信息公开在内的三大类二十余项个性化应用服务。其中,特色诉讼服务主要提供行政案件网上预约立案、身份验证、立案释明等定制服务;司法信息公开部分提供案件查询、判决文书查询、庭审直播等特色应用服务,顺应人民群众对阳光司法、便民司法的要求。

高科技!北京2018年试点“无卡”乘公交

今年,北京市将持续推进“北京通”建设,新增多功能卡片200万张,利用“北京通”手机APP,试点“无卡”乘公交地铁、挂号看病等。

同时,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北京市将打通政务公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计划丰富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内容,推进地图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融合应用。为方便市民出行,拟办实事初选项目还包括,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现6号线西延(五路居-苹果园南路)和八号线三期、四期(珠市口-五福堂-瀛海)试运营。此外,完成90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实施100项交通疏堵工程,完成100处路口、路段交通组织优化,新开和优化调整交通线路40条,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瓯越在线】

温州驻京联络处再收“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感谢信

2018年新年伊始,温州市驻京联络处继去年之后再一次收到协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成绩突出的感谢信。此次感谢信来自丰台区委大红门街道。在该街道疏解工作中,为了使被疏解商户情绪稳定,市场环境安全有序,温州驻京联络处与大红门疏解办、大红门街道工委取得了联系,有效配合和支持了该街道区域“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截至目前,大红门地区登记在册的45家专业市场,全部完成疏解工作,最后一家市场,京温服装市场,也已顺利进入升级改造期。

据了解,该街道区域被称为北京“浙江村”,而“浙江村”从事生产经营的人主要是温州人,其中乐清人占了大部分。他们主要从事服装生产批发、五金电器、小商品市场、窗帘布艺等。其中著名的商场有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百荣世贸商城、京温服装市场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被明确列为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北京市联络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克服困难、无私奉献,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协助大红门街道完成了大量的政策宣传、协调联络工作。

温州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

 岁在孟春,燕京新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月7日,温医大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校长吕帆,校友总会会长瞿佳,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00余名北京校友代表出席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方福德教授、在京温商党委书记陈南昌、温州市中非商会会长许开裕等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致辞。

校友代表审议通过了《温州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校友郑哲当选为首任会长,张浩当选为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毛一雷、国家社保基金会朱德武校友、同仁医院李祖飞等校友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瓯海区试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经验成全国典型

1月11日,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瓯海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金衍光代表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在推进会上作了题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基层政务公开》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一是以“阳光政府”理念撬动“全景式”公开。以“五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瓯海区近年来共取消和下放1300项行政权力事项,精简率达到38%;2017年又梳理出613个公共服务事项并向社会公布,政府权力做“减法”、种种清单“亮晒”,厘清了政府、社会、市场的职责边界,更折射出瓯海打造“阳光政府”的坚定脚步。

二是以“最多跑一次”破题优化“全流程”公开。政务公开,不仅让瓯海区政府如阳光般透明、看得见,更彰显其注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温暖”本质。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瓯海区从“老百姓办成一件事”入手,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目前,瓯海区已有1122项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所有审批事项的95.4%,其中188项实现“一次不用跑”。

【时事观察】

深度剖析投融行业的六大痛点

痛点一:投融资行业正面临着资金来源和优质资产项目来源的双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全行业本身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数量规模极为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痛点二:金融投资行业存在的基石是信用、存在的商业逻辑是套利和交易、存在的技术能力是发现价值和价格错配的能力以及投资组合的设置与管理、存在的保障措施是风险控制能力等,但是基石—“信用”却出现了系统性问题,一般在个人投资者眼中对“信用”的认知是金融机构应该普遍拥有“背书”的功能,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要对投资人的资金(资产)安全,特别是本金安全和投资回报负有保障责任,并且在过去多年这种责任一直是被金融机构转嫁到了国家来承担。

痛点三:多年来经典金融理论所奠定的“中介模式”与来自各种新型科技的产业应用所带来的“信息对称和去中介化”的矛盾变得难以融合。在现行环境下,无论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路径,还是企业项目方的融资路径,都必须通过中间的“金融机构”作为桥梁来完成,金融机构本质上就是通过信息的不对称和套利交易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的,可是时代环境却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如互联网、智联网、移动和社交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在产业应用的趋势确立及普及,谁都知道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路径的漫长,中间环节的存在,必然带来成本和风险的上升,这对处于两个终端的个人投资者和企业项目方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即金融投融资行业的“中介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亟待革命性的变革。

痛点四:金融机构的存在必然依赖于“大资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边际经济规模),才可能实现其生存的安全(安全边际)。可是这样就事必带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要“同质化和标准化”,这又与现实市场中客户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的需求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整个社会都在放弃规模数量,追求品质和效率的大趋势下,显然说明金融投融资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痛点五:投融资行业的高成本,高风险与低收益的矛盾异常突出。金融机构绝大部分的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而人力资源又存在明显的流动性,不可控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品质持续性,这样又会进一步导致其自身市场“信用”的丧失,形成恶性循环。

痛点六:金融投资机构普遍面临“风险控制被动”的困扰。如今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的风控都集中在投前阶段,尽调和征信也成为了普遍采用的手段,这样不但会持续增加运营成本,更是不得已的唯一方法,而投后则几乎都面临被动风险控制的局面。投资人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行为基本对其结果不产生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被投企业家们的意愿和能力。这也是人们戏称的“投前是大爷,投后是孙子”。


文稿来源:北池子茶室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