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18.04)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18.04)
2018-03-07

【京城速递】

北京市河长警长检长将联手治河

从近日召开的2018年北京市水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还将设置相应的警长和检长,用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涉水执法的力度,必要时针对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

2018年,水务与公安部门深化联动机制,将设置数百位河道警长。警长将协助河长依法管水治水,对涉河、涉水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又为截污治污、水域管理、清障拆违等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执法保障。日前,市公安部门和水务部门已联合出台《关于河湖管理和保护联动执法机制的意见》,市、区两级的水务部门都将于1月底之前建立执法警务站,各街道、乡镇还将设立警务联络员。一旦出现严重涉水违法行为,警长将直接参与执法。

农业部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

1月16日,农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签署《农业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旨在通过部市共建,突出优质绿色生产、首都“菜篮子”安全、区域联动、机制创新,把北京市打造成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标杆样板,示范带动各地加强执法监管,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把品牌树起来,让产业强起来。

海淀区将组建足球精英训练营

1月19日,北京市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在海淀区建成。2018年起,海淀区将以学区为单位组建17个学区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同时,将足球课程教程标准化,各小学每学期18节、初中每学年18节、高中在校期间18节。

在学区级层面,学区要定期开展校际联赛,鼓励和帮助学校开展足球运动,建设各组别男女球队,选拔优秀队员组建学区联队。海淀区将重点打造学区联赛和超级联赛,一个是学区精英联队的展示舞台,一个是学校足球精神的交流平台。海淀区将以17个学区为单位,组建学区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

在师资建设方面,海淀区将实施海淀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及学历学位提升工程,计划三年内培养50名足球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的体育教师。实施海淀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计划,实施学生裁判员培养计划,不断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

【他山之石】

上海市探索市民驿站出成效

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走过10年市民驿站的布局探索之路。曲阳路街道以“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达”为原则,2016年完成《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建设标准》课题,明确“综合服务大厅+主要服务功能+公共辅助设施”的基本配置。10年来,老年食堂在满足老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化经营管理的灵活方式。如何满足老人需求并兼顾其他市民需求,如何立足社会效益并保持企业一定经济效益,是探索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10年间,街道逐渐探索出“五位一体”的供需对接,力争从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向服务“零距离”。“五位一体”包括:餐位,解决老年人吃饭需求;躺位,以卫生诊疗点、老年日托站等形式解决居民医疗健康需求;座位,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场所;席位,居民参加各类社区活动提供场地;岗位,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这其中除了做加法,也做过适当减法。

如果将原先的曲阳市民驿站称为1.0版本,而今正在打造的应为2.0版本。曲阳4家市民驿站将扩大服务供给的精准性,逐步显现个性化特色。在市民驿站2.0版本中,群众自治的探索值得一提。乐龄俱乐部是街道老人协会下的自治组织,会员161名,每月开展自治类活动50余次,参与人次过千。以往,这些兴趣小组分散在各居委会,人数没这么多,也没啥章程可言。曲阳路街道尝试找来兴趣小组的“群众领袖”进行自治管理,效果不错。居民自治可降低管理成本,调动居民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曲阳路街道已有3个市民驿站推广该模式。

【时事观察】

有大学无大师!中国亟需建立一批优秀的民办大学

目前的民办大学都陷入低质量困局之中,原因之一就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政策的倾斜度非常明显,重在经济、重在项目,对于社会发展问题,政策最多只是开个口子。有专家认为,中国发展至今,亟需建立一批优秀的民办大学,国家在政策上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

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国内媒体日前报道,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他表示,辞去副校长之职,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于2015年发起,于2016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医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小型、综合性高等研究院,目标是做世界一流的研究院。

西湖高等研究院是西湖大学的前身与筹建依托主体,由施一公担任院长。2017年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西湖大学(筹)。

据施一公称,西湖大学的定位是:“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目前,位于杭州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校园建设正在推进,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

从公开资料可见,西湖大学希望借鉴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创建模式,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迄今,经过五次全球招聘,已有34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签约加盟西湖大学。

民办大学陷入低质量困局

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之职以及西湖大学的筹建,把一个老话题——中国发展民办大学——再度提上了台面。

在政策上,中国是允许民间办大学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办高校风起云涌,曾经“社会办学火爆,一天一所学校”,民办高校在1996年多达1219所,但校均在校生数多在数百人之间,上千人的不多。

民办教育网和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2001年发布的一份总数为1134家的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名单的跟踪调查表明,已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停办或无法查询,有超过10%的学校被其他机构兼并,基本正常运行的学校居然不足总数的40%。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4日,全国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65所(含中外合作办学大学9所)。国内现存的民办大学虽然数量仍然不少,但在教育产业化浪潮下创办的民办大学,质量较差,品牌不强,口碑也并不好。即使现在较好的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相比也还相去甚远。

可以说,目前的民办大学都陷入了低质量困局之中,难以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产生影响,更谈不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力量。

应鼓励创办优秀的民办大学

目前的中国,非常迫切地需要发展出一批有着灵活体制的民办优秀大学,体制之困束缚了中国的公立大学,以至于长期有大学而无大师。

要摆脱体制之困,就必须鼓励创办优秀的民办大学。如果能创办优秀的民办大学,可能会以体制突破积聚一批精英人才,可能会推动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可能会为高等教育改革进行试点。从目前形势看,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在体制内成功进行的可能性不大,必须另起炉灶,在现行体制之外。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人力资源输出型(Brain drain),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都流向发达国家,回流者毕竟还是少数。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内市场,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有一批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现在第一个因素比较符合,第二个正在改善,后面两个因素还很缺乏。大力放宽政策,鼓励建立一批优秀的民办大学,正当其时。这会在多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为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建立样板。

中国发展至今,亟需建立一批优秀的民办大学,国家在政策上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

 

资讯来源:温州驻京联络处

编辑:张升萍  签发:陈海鹏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