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速递】
北京市将制定社区商业生态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
7月6日从北京市商务委获悉,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社区商业生态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将对蔬菜、早点、便利店等按照生活必需业态进行配置,对于家政服务、理发、洗衣等业态将依据便利市民生活需求进行配置,拿出一个老百姓满意的社区商业生态指导意见。
2018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大基本商业便民网点建设,提升的任务量目标设定为1400个,其中包括500个蔬菜零售网点,菜店要按照“拆一补一”的原则,不能影响到百姓基本的日常需求;与邮政局、规土委等部门共同制定北京市电商和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意见,重新布局北京物流快递业的空间结构,意见基本上分为4个层面,包括外埠生产基地、物流仓储设施、配送点和末端配送;2018年将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覆盖面和覆盖品种,肉的追溯网点将再增加600个店,菜的追溯网点再增加600个店以上,老字号餐饮体系也将纳入到追溯体系建设之中。
北京市正式启动“清河行动”
近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6月底,北京市已经完成了“一河一策”的编制工作。同时,“清河行动”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年底前,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垃圾渣土将基本清除。
跨界河流污染,一直是制约水环境治理的瓶颈问题。推行河长制有利于这个难点问题的解决。河长制考核中也明确,跨界河流出问题,两边都要受到处罚,问题双向考核,责任双向落实。继续推进实施“一河一策”管护治理方案。打破行政区划,编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逐条河流明确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以及推进河湖治理的时间阶段、方法措施等。
2018年,北京市计划安排8000万元奖补资金,按照考核得分情况,采取加权平均分配的原则对各区河长制工作进行奖补。奖补资金将专款用于各区开展河长制工作,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河湖岸线管理、执法监督管理等方面。此项机制也被确定为每年对各区河长制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
此外,北京市还实施了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在北京市境内区与区交界处河段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当断面水污染物超过考核标准时,上游区政府应缴纳补偿金。按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指标,根据水质达标情况,核算跨界断面补偿金。上游区政府缴纳的补偿金将用于下游区政府和全市的水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工作。
海淀区搭建地下空间应急安全云平台试点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在北太平庄街道4个社区试点搭建地下空间应急安全云平台,如出现水电热气等问题,系统会迅速报警,相关部门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解决问题。
此外,平台还有一套应急启动系统。当地下空间出现紧急情况时,传感器会主动发送信息至应急安全云平台,平台可将水、火、气、盗、电情况五位一体进行综合反映,并通过现场数据分析,判别险情级别,分级发送预警信息。平台有三级系统,第一级成员是街道指挥分中心、城市管理科等,第二级是普通地下空间及人防地下空间工作的主管领导,第三级是街道主要领导,平台会根据现场情况逐级上报。同时,应急平台会给相关负责人发送短信,如一分钟内没收到回复,平台就会给负责人打电话。据悉,地下空间智慧防控模式能对地下空间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平台如试点成功,将会在海淀全区推广。
【他山之石】
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推出楼宇社区党建行动方案二十条
日前,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发布了“淮海中路街道推进新时代楼宇社区党建行动方案20条”,提出探索在党建片区和标志性楼宇分别成立联合党委、在片区推动成立“企业发展促进会”等一套楼宇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促进党建融合共生。
“行动方案20条”提出,在标志性楼宇成立联合党委,在其他楼宇推动成立楼宇党建促进会,楼宇内独立党组织参与联合党委开展的活动。街道还注重各领域党建融合。街道辖区被划分为三个片区,分别成立三个片区联合党委,接受街道社区党委领导。联合党委班子成员由片区内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以及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组成。
“行动方案20条”提出,在片区联合党委牵头指导下,将吸纳重点企业负责人代表以及多个协商平台代表,成立企业发展促进会,统筹片区楼宇自治共治建设,并与片区联合党委合署办公。企业发展促进会将在推动建立楼宇社区治理团队、楼宇文化体育建设、提升企业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时事观察】
相关传销平台已超3000家“区块链”竟成“上亿大坑”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的大幅涨跌和“区块链”概念的爆火,许多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传销诈骗也频频出现。“老套路”穿上区块链的“新马甲”,立刻化身“中国大妈”们追求“财务自由”的又一个“新捷径”和一个个价值上亿的“大坑”。2018年年初,利用区块链概念搞的传销平台已超过3000家。盘点近期发生的案件发现,“区块链+诈骗”主要有三大“套路”。
套路一:“空手套白狼”炒高币值再“割韭菜”。2018年5月,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了一起以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的集资诈骗案。涉案虚拟货币为普银币,由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官网和收购的“趣钱网”P2P平台发行。调查发现,普银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对外宣称其发布的普银币是一种以百亿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者所持有的每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诈骗分子宣称,投资者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但根据警方侦查结果,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操作,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则不断套现。该公司在发币时称资金将用于茶叶的投资,但在侦查中发现,投资人的钱被该公司以其他目的挥霍。据警方通报,目前普银币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最高单个损失约300万元。
套路二:“挂羊头卖狗肉”以科技之名行传销之实。2018年4月15日,西安警方破获一起打着“区块链”概念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在案情通报会上披露,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万元。该传销团伙打着“区块链”旗号,借助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等城市利好,于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3元的价格在“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大唐币”,并自行操纵升值幅度。同时,该团伙还组织在国内外众多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28级分管代理,截止到4月15日,该团伙共发展注册会员13000余人。
套路三:“洋为中用”“出口转内销”。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6亿余元的特大“维卡币”网络传销案。经株洲县法院审理查明,该传销组织是一家“维卡币”传销组织,系境外向中国境内推广虚拟货币的组织,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鲁娅组织建立,服务器设立在丹麦境内的哥本哈根,对外宣称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经查明,“维卡币”组织的经营其实质是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一定费用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和返利依据,将上述计酬和返利以分期支付方法进行发放,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而骗取财物。该案中35名被告人通过网络平台或经人介绍先后加入“维卡币”组织后,发展下线通过计利返酬获得奖金或倒卖激活码两种方式进行非法获利。其中,部分被告人积极发展下线会员,分别从中非法获利1万余元至2000万元不等。
有专家认为,互联网为跨国犯罪创造了更多条件。2017年下半年中国取缔ICO(首次代币发行),并随后关闭境内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所后,许多“交易所”转战海外,再“出口转内销”,目前对于跨境ICO的监管仍属难点。
梳理相关案件发现,所谓代投行为即“海外代投者”往往声称拥有某ICO项目的代投渠道,在无见面、无核实、无合同的情况下,利用社交网络工具向具有投机心理的底层散户收取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或现金,再以各种借口拖延时间拒绝退币,最终失联跑路。许多专家对境外ICO感到担忧,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和联动打击机制,提升风险隐患排查能力,对“区块链”过度炒作乱象进行及时降温。因为无论发币相关产业转移到哪里,背后的投资者、发币者和买币者其实还是中国人,仍有较大的风险。
稿件来源:温州驻京联络处
编辑:张升萍 签发:陈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