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21.24)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21.24)
2022-04-20

【部委政策】

中国贸促会:碳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0亿元

近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对外表示,“双碳”目标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场大考。

从发展现状看,中国第二产业占比偏高,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四大领域的碳排放量约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九成,生产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还很大。从发展前景看,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0亿元,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企业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者,也是气候友好型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和提供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此,张少刚建议,加强战略定力,坚定推动“双碳”目标,从顶层设计上坚定低碳发展战略信心,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加强多方合作,推动产业链协调并进,企业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管理模式,充分影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合力。

【京城速递】

北京市将建七类慢行系统特色分区

9月2日,《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年—2035年)》草案正式向社会公示并听取公众意见。到2035年,将慢行系统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

一、提出慢行交通的四个发展定位:城市交通战略的重要支撑,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高品质、人性化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活力、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目标是建设连续安全、便捷可达、舒适健康、全龄友好的慢行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开展专项行动,系统性解决慢行系统突出问题,持续提升慢行交通吸引力;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将慢行系统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从出行比例、骑行量、路权保障和环境品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八项规划指标。

将建设七类慢行系统特色分区。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理念,逐步连线成网、联网成片,加快构建“成网好用”的慢行交通系统,形成“线贯通、点覆盖、增体验、定规则”的规划方案。

 

北京市首次试点引入“竞现房销售”规则

北京稳地价模式再升级,首度引入“竞现房销售”的试点,解决公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交房时“货不对板”的问题。建立“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较好实现了“稳地价”预期,也被住建部点名表扬,称要推广北京市的做法。

为推动商品住宅用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稳定房价、保障民生、提升品质多目标管理转变,引入的“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当竞买报价达到土地合理上限价格后,就转入“竞现房销售”面积,即到竣工备案后方可销售的面积;当可出让居住建筑规模全部竞报为“现房销售”,转入竞高品质建设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所在楼栋需整栋现房销售。北京二批次用地继续实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承诺制,要求开发企业在土地竞买环节提交《房屋销售承诺书》。

 

北京市取消药店“350米间距”门槛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自2021年9月1日起,对北京市药品零 售经营许可审批工作进行调整,取消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间距离限制要求;取消药品零售企业筹建审批;调整药品零售企业营业场所(含库房)面积;调整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设立、变更审批;对申请开办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等。

  北京取消药品零售企业许可审核中有关间距限制的要求,对新申请的药品零售企业,或原药品零售企业申请变更注册地址的,与附近药店的距离不再作为许可审查条件。

 

顺义区将落户“空中丝绸之路”创新示范区

“空中丝绸之路”创新示范区有望落户北京市顺义区,同时将确立首都国际机场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源点、始点。“空中丝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民航局将从打造高品质航空枢纽、构建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完善协同开放的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推动“空中丝路”的建设。

一、在打造高品质的航空枢纽方面,要实施差异化的功能定位,推动构建世界级的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联动协调发展的航空枢纽格局。

二、要构建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民航局将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积极扩充航权的资源储备、优化航权资源配置,构建枢纽导向型的航权开放格局,引导航权资源向国际航空枢纽聚集。

三、还要完善协同开放的合作机制,统筹发挥各方面优势资源,构建多元共建、利益互嵌、协调顺畅的航空枢纽机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民航合作平台作用,推进与沿线国家民航发展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连通,进一步深化航空枢纽的规划建设。

构建民航走出去项目,特别是在“空中丝路”道路上投、建、管一体化能力。支持建设“空中丝路”创新示范区,鼓励沿线国家共建“空中丝路”高端智库,传播共建“空中丝路”的合作理念。

 

【时事观察】

中国149城深度老龄化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除三沙市之外的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三沙市之外的普通地级市、州、盟,下称“市”)的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全国有149市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在东北地区、成渝城市群、黄河中下游、中部地区、长三角较为集中。

一、149城深度老龄化。数据显示,2020年,149个地级及以上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14%,进入到深度老龄化。1.从区域分布来看,149个城市中,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共41个,占27.5%;东北地区有36个,占24.2%;中西部地区有72个,占48.3%。总体上看,深度老龄化的城市集中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长三角、黄河中下游以及成渝城市群。2.从省份来看,149市分布在22个省份,其中有7个省份的深度老龄化城市达到或超过10个。其中,四川的深度老龄化城市达到了17个,数量位居第一。这主要是因为四川的地市州数量比较多,而地市的人口除了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外,近年来随着省会成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人口也流入成都。数据显示,成都是唯一一个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仅次于重庆、上海和北京这三个直辖市,位居第四。3.长江中游的湖南、安徽、湖北也存在类似情况。比如中部的湖南和安徽共有12个地市进入深度老龄化,湖北也有9个。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青壮年人口外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低,因而老年人口占比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分析,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更近,近年来,高铁网络的建设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另外随着中部几个强省会近年来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很多地市人口向省会城市流动。也因此,四川和中部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的年龄结构仍相对比较年轻。省会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多在14%以下,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仍比较高。相比之下,东北的老龄化程度要更深一些,数据显示,东北三省共36市,已经全部进入到深度老龄化阶段。

二、广东、福建等地老龄化程度较低。东部的山东、江苏、浙江的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也不少。其中,山东全省16个地市中,已有14个进入到深度老龄化,另外两个城市枣庄和聊城,离深度老龄化的标准也很近。目前,山东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536万人,是全国老龄人口总量最大的省份。从三个年龄段来看,山东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低,老龄人口和少儿人口占比较高,这也与山东近年来人口外流有关。另外,包括珠三角、福建沿海有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因此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比如,深圳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17人,占3.22%,是全国这一占比最低的城市。此外,东莞这一占比也仅有3.54%,为全国第二低;厦门、中山等城市这一占比也都很低。

1.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13个地市中,有10个城市已经深度老龄化。其中,南通、泰州、扬州等苏中地区老龄化最突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分析,苏中和苏北的盐城等地老龄化程度比较高,与过去计划生育执行较严格、独生子女占比较高有关。此外,这一地区不少年轻人也流向上海、苏州等地,因此老龄化程度增高。

2.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江浙历来都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区域,尤其是江苏,城镇化较早,生活水平比较高,生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3.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从经济发展普遍规律来看,经济越发达,少子化越明显。一方面个人精力有限,希望把更多精力放到生活水平的提升上;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孩子的教育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浙江11个地市中,也有6个地市已经深度老龄化,主要集中在浙江北部、杭州湾沿岸等地。汤海孺说,浙北、杭州湾沿岸过去计划生育执行得比较严格,人口出生率比较低,因此老龄化比例相对更高。而浙东南的温州、台州传统观念相对浓厚一些,生育率相对更高一些,老龄化相对较低。也就是说,传统生育观念对一个地方的生育率和老龄化程度有明显影响。相比长三角发达地区,广东和福建、浙东南的温台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广东21个地市中,仅有梅州这1个城市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福建9地市中,只有闽北的山区市南平进入到深度老龄化。这些地方受传统观念影响,生育率比较高。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