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京温要闻>京温快讯(2021.35)
新闻聚焦
京温快讯(2021.35)
2022-04-20

【京城速递】

 

北京市第5次集中出台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近日,北京被国务院列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又将有一批新招、实招陆续落地。北京市政府已经印发《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这是北京市第5次集中出台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一、设置的办事证明全部取消。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300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从1.5次压减至0.1次以下,清理隐性壁垒200余项,率先将44项审批事项改为备查事项、345项审批事项改为告知承诺事项。

二、创新试点10个领域探索“北京经验”。坚持首善标准,突出北京特色,将各项改革任务具体化、清单化。在推进国家任务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招标投标、不动产登记、投资贸易、监管执法、市场主体退出、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十大领域创新突破,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将率先推进招投标全领域、全流程、全要素电子化改革,在房建、市政、交通、水务、园林等全部领域,实现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全流程“一网通办”;率先制定数据交易规则,积极与国际规则对接,形成系统完整的数据交易制度体系,先行推动金融、征信、医疗等高价值数据交易,开展数据跨境流动试点,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三、升级赋能5.0版改革举措近期公布。新一轮改革的鲜明特点是继续以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总抓手,以数字化引领、协同化推进、场景化应用为突破,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再次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从迎接考核到满足百姓需求,从倒逼改革到主动作为,北京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掀起了一场政务体系的“自我革命”,同时锤炼出一支由全市91个单位、16个区近50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队伍,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深入。

 

北京市将开展试点示范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

 

11月30日,北京将开展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严格落实产业禁限目录和退出目录,加大对能耗较高、碳和VOCs等排放较大的工业行业、生产工艺、国家规定落后设备的淘汰和限制力度,推动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调整退出。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减量发展、留白增绿、发展高精尖产业腾出了更多宝贵空间。

北京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先进、污染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产业。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领先。

下一步,北京将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

 

北京市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助力首店首发经济

 

北京深入实施首店2.0版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升级首店申报指南,持续开展北京首发节活动,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大力发展首店和首发经济。一、在优化升级首店申报指南,扩大政策受益面方面,2021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新出台《关于2021年度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项目申报指南的补充通知》,优化了首店申报条件和材料,取消了原申报指南中关于“营业执照登记日期和开业均需在当年度”“首店开业需运营一年以上才可以进行申报”等相关要求,让首店在京实际开业后即可申报项目,并且在支持方向及内容中增加“优先对服装鞋帽类首店、旗舰店的品牌方和引进方给予支持”的相关内容,提高企业申报首店项目便利度,扩大政策受益面。二、持续开展北京首发节活动,多维度助力品牌“出圈”。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打造“首秀京城”全媒体平台,推介fudi仓储会员店、运动萌兽中国首店、爱马仕旗舰店等百余家品牌首店、旗舰店;在2021服贸会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题展区,推介FITURE魔镜等16家新入驻北京的首店,组织绿之密语、mjstyle等80余家品牌,发布300余款新品,多渠道多维度助力品牌“出圈”。

 

北京市发布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近日,《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外发布,提出围绕商业液体火箭、商业卫星、地面终端设备、核心软硬件研制,系统运控、运营服务等卫星网络和北斗产业关键环节攻关,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两区“建设。在26项任务中,责任单位涉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的达14项之多。

在卫星研制领域,曾多次与区内火箭企业组CP的零重空间公司,已完成6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另有多颗卫星具备出厂条件,并将于2021年发射升空。零重空间率先提出国内首个全自主研发遥感卫星“灵鹊星座“,并计划于年内完成一期组网。此外,依托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利用自研灵鹊AI,零重空间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高频遥感监测服务。中科宇航、深蓝航天、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等一批商业航天企业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火箭街区“成为吸纳商业航天人才和资本的旗帜区域,初步形成了有活力、有影响力的产业生态。

 

北京市持续推动传统商圈、传统商场改造升级

 

北京将实施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加快推进商务领域城市更新,持续推动传统商圈、“一店一策”传统商场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优势互补、特色凸显的消费地标,进一步提升“北京消费”的全球吸引力。

从加强规划布局、优化街区环境、提高商业质量、打造智慧街区、增强文化底蕴、规范运营管理等六大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上线新智能交通系统,新开SKP—S网红商业设施。依托SKP、国贸商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通过引入高端品牌的旗舰店、概念店,打造品牌前沿阵地,建立起“首店”优势。持续推进传统商场“一店一策”转型升级方面,针对传统商场设施硬件老化、业态亟需调整等问题,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一店一策”推进传统商场升级改造工作,促进消费升级,满足群众需求。

 

【他山之石】

 

厦门试点村庄规划“两村联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在当地试点村庄规划“两村联编”,运用城乡统筹等方法,以三条产业带引导村庄合理布局,目标是在规范范围内承载旅游集散和产城融合服务两大功能,将两村建设成翔安区山乡生态休闲旅游带的文旅休闲组团。

此次试点“两村联编”的规划成果分为面向村庄管理和引导村民参与两个版本。其中,村庄管理版成果主要包括“一圈一表一库一规则”,即村庄空间规划总图、近期建设项目表、规划数据库和规划管制规则,直接面向村庄管理实际操作。村民参与版成果则包括村民手册和规划公示展板等,项目组将规划内容进一步简化,结合介绍性文字、图像和村规民约,以展板、宣传册和微信二维码等形式将规划内容向村民进行公示。通过规划购物、餐饮等商业配套,临近城区的莲塘村将更具吸引力。

 

【时事观察】

 

中国物业服务大数据报告发布

 

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发布《中国物业服务大数据报告(2021)》指出,物业服务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空间巨大,但当前仍存在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旧物业交接、停车、转供电加价、催缴物业费等在内的八大痛点。

中国住房大体上已从住房建设阶段逐步迈入住房维护阶段,因而进一步凸显了物业服务的重要性。数据显示,居民家庭对品牌物业企业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房值的4.27%,即当其它条件不变,居民家庭在购房时愿意为具有品牌物业的房产支付平均4.27%的额外溢价,居民对高品质物业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潜力较大。但与此同时,当前全国大部分住房交易样本的物业费小于2元/平方米/月,且相当比例的住房仍无物业企业提供服务。四个一线城市中,无商业性物业企业提供服务(包含自管物业与无物业)的小区占比分别为北京40.24%、上海17.23%、广州45.37%、深圳17.10%。无商业性物业企业提供服务(包含自管物业与无物业)的住房交易样本占比分别为北京19.75%、上海7.03%、广州21.38%、深圳5.9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报告主编邹琳华分析指出,目前大部分交易住房的房龄小于20年,对物业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69.9%的交易住房样本具备电梯,具有持续的管理与维护需求。因而,物业企业近年来成长迅速且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在全国经营规模前十的物业企业中,七家企业为上市公司,且该十家企业的估计物业费收入占样本中130家代表性企业总收入的51.84%,物业费收入均大于50亿元/年。物业服务行业方兴未艾,但报告指出,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行业,仍存在八个方面的主要痛点,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旧物业交接、停车、转供电加价、催缴物业费、装修押金及管理费、消防设施维护、法拍房物业费纠纷等。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物业选聘市场,以提升业主满意度为出发点,逐步实现物业服务企业能进能出。物业服务市场化程度过低,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赏善罚劣,是当前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物业服务行业还应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落实人文关怀、扩大综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拓展多业态服务,充分挖掘行业价值,提升运营及服务水平。

上一篇 返回顶部 下一篇